银河galaxy集团-手机版登录

银河galaxy集团>>专题专栏>>桂垦奋斗者

桂垦奋斗者∣何大明:37年制茶人的坚守

发布日期: 2024-11-14

 11月1日,在广西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20 周年系列活动“光映坚守者 致敬不凡路”颁奖典礼上,获评行业坚守者的何大明,身着工作服,分享了他的制茶故事。

何大明操作制茶机器

现年57岁的何大明,是广西农垦茶业集团下属大明山农场公司副总经理。从青涩懵懂的小伙,成长为一名制茶工匠,再到企业管理者,何大明制茶37年初心不变,始终坚守在制茶一线,诠释着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与不懈追求。

“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,是人生之幸。这份坚持,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个人梦想,更让农垦好茶走出广西香飘四海。”回忆与茶相伴的岁月,何大明深有感触。

 

坚持不懈,从“门外汉”到“制茶大师”

“很好奇,每当了解了一个新的知识,都会感到很兴奋。”多年后,提起当初学茶的感觉,何大明记忆犹新。

1986年,时年19岁的何大明,进入广西国营大明山农场(广西农垦大明山农场公司的前身)工作。虽为垦二代,对茶,何大明却是个门外汉。

“茶都有什么品种,怎样做出条形和螺纹形,为什么同样的茶可以做出不同的香味?”怀着一颗好奇心,何大明每天一下班就查阅相关书籍,不断加深对茶知识的了解。渐渐地,何大明对茶越发了解,也逐渐激发了他对制茶的兴趣。

“手工制茶,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工艺要求。采摘、萎凋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,每一步都需要制茶人精心操作,严谨把控。”在制茶师傅的悉心指导下,他勤学苦练,逐渐掌握了手工制茶的核心技艺。

不仅如此,他还在制茶师傅的指导下,主动上手制茶,不断地用手感应锅里的温度,然后炒锅杀青,再通过观察茶叶颜色的变化,判断出锅的最佳时机。即使手指关节磨出老茧,也从未动摇他对制茶的执着与热爱。以匠人之心追求极致的品质,渐渐地,何大明从“门外汉”成为一名“制茶大师”。在2017年南宁市职工技能大赛中,他凭借出色的技艺荣获手工制茶技能竞赛第一名,被授予“南宁市技术标兵”称号。

“相比现在的机器炒茶,手工炒茶味道更浓郁,外形更精致,但是手工炒茶的工序多、时间长,且在制茶过程中,还要懂得看茶、闻茶,这些全靠悟性和耐性。”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努力,如今的何大明,已经对制茶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。

对于制茶,在何大明心中,每一个细节都是艺术,他十分享受这个制茶的过程。“我就是要制出广西农垦独有的好茶!做出独具特色的好茶,是每一个制茶师的梦想。”何大明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 

精益求精,从学制茶到制新茶

2007年,何大明前往福建学习茶业技术,福建乌龙茶声名在外,何大明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。

“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,铁观音、黄牡丹等品种的茶叶都可以制成,一些乌龙茶特点是有炭香味。而彼时农场生产的红茶和绿茶,分别属于全发酵和不发酵茶。”半个月的学习时光,何大明掌握了乌龙茶的特点。

学成归来,何大明便一头扎进了制茶基地,琢磨着怎么把乌龙茶的技术和公司茶叶品种结合起来。他经过反复试做,最终以金萱品种结合乌龙茶杀青及烘焙技术,成功研发出独具风味的“黄金龙”红茶。

该产品入口柔顺,带有炭香味,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。如今,“黄金龙”红茶已经成为公司20年来的金牌产品,还荣获了广西农垦科学技术奖。

“我们要面向市场、面向社会,只有不断适应需求,才能有效助推公司茶业发展。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何大明不断创新红茶加工工艺,在原制茶工艺基础上,新增了做青工艺,以金牡丹做出的红茶,花香更浓郁高扬。同年,公司还推出了“牡丹红”产品,同样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。此外,他还带领团队不断改进制茶工艺,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,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截至2023年,公司绿茶出茶率已达26%,同比提高3%。

多年来,何大明参与研发出大明山富硒红茶等30多个品类的茶产品,为公司产品推陈出新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 

尽职尽责,从鲜叶到成茶的全过程守护

   “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茶”,这是广西农垦茶业集团的制茶理念,也是何大明对自己工作的要求。他始终坚持从源头把控茶叶品质,确保每一片茶叶都符合高标准、严要求。

“收进来的茶叶,水分不一样,茶叶什么水分含量上机器合适,茶叶做型到什么程度妥当,都需要在旁边仔细观察。”每年3月到10月是出茶的高峰期,也是制茶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。大明山茶园制茶车间有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,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出货,何大明都会全程查看。

早上9时起,茶农采摘的鲜茶叶就一筐筐被送入制茶车间,只需轻轻一触,细细一观,深深一嗅,何大明便能对茶叶的品质了然于胸。这一切,都得益于他多年沉浸在茶文化中的深厚积累和敏锐洞察。

“必须全程看,心里才有底。”何大明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。他时常忙碌到深夜凌晨,盯紧制茶的每一个环节,确保茶叶质量。

“高峰期时,进厂的鲜茶叶一天最多有1万公斤,做出干茶大约2200公斤,按照一麻袋13公斤计算,一天大概能做出170麻袋的干茶。”何大明说。

 

传承技艺,从学徒到带徒

以“匠心”育“匠才”。制茶37年,何大明得益于前辈的悉心教诲,手艺日渐精进;如今,他亦以毫无保留的姿态,向后辈传授着制茶的精湛技艺。

“采摘是制茶的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合适的采摘时机和技巧决定了茶叶的品质。”

“杀青是为了抑制茶叶的酶活性,保持茶叶的天然色泽和香味。”

“揉捻和干燥,这两个步骤是为了塑造茶叶的形态和进一步形成茶叶的香气。”

……

在2023年中国农垦茶产业援藏异地培训班上,何大明以理论传授、实操教学等方式,对前来培训的西藏学员进行培训。

近十年来,何大明结合公司人才培养方案,组织开展茶业培训1000多人次,通过“师徒结对”方式,做好“传帮带”工作,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制茶能手,为广西农垦茶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在自己热爱的领域,坚持不懈,精益求精,尽职尽责,传承技艺,何大明对于制茶的坚守,仍在继续……

 

(张东雷 黄敏莹)

Baidu
sogou